我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深知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希望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上学期,在制冷专业教师施伟华老师的介绍下,我得知我校每学期会开展制冷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我积极报名参加。进入兴趣班我们从基础练起,带队老师赵杰云老师教我们制作铜管喇叭口和弯制铜管。我们使用的管道主要有两种尺寸主要是1/4英寸和3/8英寸。每天我们会割长10cm的两种铜管各10根,两头打喇叭口,按要求1/4英寸的管径的喇叭口大小在8.6±3mm,3/8英寸打出的口外径12.8±3mm并用游标卡尺测量。随着制作的喇叭口数量越来越多,我就练出了眼神,管子放上夹板,就能判断喇叭口是否合格。
在管道制作方面,赵老师给了我们一些简单的几何管道让我们就着样品制作,锻炼我们确定起弯点的技巧,以及弯管方向的练习。我们选拔比赛队员的试题是回热器的制作。七月,暑假即将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场决定性的比试,虽然平日老师也会组织比试,并且会买一些零食作为奖励,但这次选拔十分严肃,结果会决定谁去谁留,我第二个完成了任务并没有出现大的错误。因此,我留了下来并加入了集训队,开始学习搭建整个制冷系统。
父母为了让我更好地在集训队训练,在学校附近宝山区租了一间小房子。在训练中赵老师为我们讲解制冷循环、压焓图的运用、阀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理论题目。为了我们更好理解理论试题,赵老师向我们逐步讲解比赛理论题题库,并利用手机app刷题神器给我们发题进行练习。为取得好成绩,我每天都会刷题库,并按赵老师要求每100题至多错1题。
在实操项目上,我们用天煌、星科的教学设备开始管道拼接。第一步就是阀件的定位,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用马克笔在设备的板面上画上记号;第二步测量两个连接阀件之间的管道长度,然后制作管道并拼装;第三步,用扳手把纳子摒紧。后面就是氮气保压及抽真空,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制冷系统没有漏点。完成后便是充注制冷剂操作,但是我们并未接触到高压的制冷剂钢瓶,心里都十分担心制冷剂泄漏造成冻伤。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多次操作,胆量也越来越大了,我们能做到只要按规范操作,就不会有任何危险。最后是制冷设备的电气接线,电气接线要求仔细认真,千万不能接错线。完成前面的步骤就可以开机调试了,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到了设定的低温时,赵老师就把买来奖励我们的饮料放进冷库冰镇一下,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暑假结束我被选为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制冷工赛项的参赛选手,我与韩雨和陈老师组成了训练队。每周六,我们轮流模拟比赛。早上7:30开始到12:30结束,五小时完成开机任务,绘制工作压焓图。同时也增加了一个项目,绘制CAD电气与暖通图。赵老师帮我和韩雨各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确保每天完成一遍CAD电气与暖通图的绘制。
10月14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制冷工赛项在北京成功举办。在颁奖仪式上,我非常荣幸能成为学生组三等奖的一员。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收益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比赛场上的时候我未能及时地适应场地与工具,把时间浪费在了找工具上。同时还有心理上的不成熟,在空档的时间我会时不时看一下周围的情况,这打乱了自己比赛的节奏。
总的来说,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收获大于付出,对于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去提高自己能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