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邬百根担任了上海鹿城建筑安装公司的总经理。一开始,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只说了一句话:“别人能办好,我也能办好。”
别人将信将疑,他却信心满怀。
邬百根,这个从小在风景秀美的江南长大,在绍兴念完初中一年级课程就去工地做学徒的男子,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只靠自己一双灵巧的手和善于学习的头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相信,只要善于学习,一切可以从零开始。
7年之后的2004年5月,“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2004年年会”在北京中央党校召开,邬百根作为上海新翔建设工程公司的前身——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成为了上海民营企业的唯一代表应邀出席了论坛。
他至今都为享有这份荣誉感到骄傲:“那是对我的第一步成功的肯定。能够有如此好的机会和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进行广泛交流与学习,共同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成功之道,这实在太让我振奋了!”
是的,这么多年来,邬百根创业的法宝只有两个字——“学习”。
学习,成为了他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也成为了如今新翔公司赖以生存的红线,牢牢地将企业和员工的心串连在一起。几年过去,公司由一家小型的建筑施工单位发展成有几千名员工、一亿多元资产、年业务量突破三亿元大关的优秀建筑公司,多次荣获上海市“标准化工地”、嘉定区“文明工地”和“标准化样板工地”等称号。
“我没有什么成功秘诀,也没有什么优点,只是善于学习罢了。如果不学习,我没有今天,我的企业也没有今天。”邬百根谦虚地说。
别人赞赏不已,他却虚怀若谷。
二
2003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第三届民营企业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2004年,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国企业家论坛”,并被评为优秀企业家;
2005年,在北京参加中国东西部企业家国际论坛会;
2006年,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二期民营企业家研修班学习;
……
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邬百根奋斗的历程,也见证了他学习的过程。他平时认真钻研建筑业务,对外广泛接触朋友和摸索市场,对内狠抓学习与管理,并在施工过程中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邬百根自己明白,如若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断然不会有公司今天的这番景象。
一位执着向上的老总,必然造就一个好的企业。如今,公司许多员工在总经理的感召和带领下,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专多能、业务拔尖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充分发挥公司每个员工的创造潜能,每年公司都要送数十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参加上海市建委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
27岁的孙师傅带着妻子从山东来上海嘉定打工已经5年。从无一技之长到公司水电工里的一把好手,小孙和在工地烧饭的妻子每月净收入有好几千,住在工地,吃在工地,所有的收入几乎净赚,一家三口就等着放假回家团团圆圆过个年。小孙说:“这里离家虽然远了点,可是很有奔头”。
“这里有奔头”——这便是普通的员工对公司最好的评价。邬百根总把员工看成自己的朋友:“别看他们没读多少书,他们都非常踏实勤奋、肯学肯吃苦。远离家乡来上海打工,多不容易啊,很多人可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啊!”
两年的潜心学习对邬百根的意义非常重大,从书本上学的东西让他明白了创新的价值,尤其是将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公司所有的施工工程全部达到国家验收的标准,从未出现过诸如工程质量不过关、拖欠民工工资、民工因对公司不满而上访等等问题。公司大到工程项目的承接、管理、施工,小到各种通知、文件签发的存档和传达都做得井井有条,规范化管理的良性循环在公司已经形成了人人自觉的习惯。
三
近年来,在嘉定区委组织部、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新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上缴国家税收逐年递增,为嘉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邬百根深切感到公司发展壮大后更需要党的领导。今年1月,公司成立了党支部,13名正式党员“落户”后,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30多名外地流动党员也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邬百根带领党员们积极参加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他在嘉定区委组织部举行的“两新”组织双达标工作推进会上深情地说:“我们虽然是民营建筑企业,但是我们更要加强党支部建设!”
今年6月15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邬百根在会上提出:“公司的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要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是我们在施工中,要注意文明操作,不打扰周边的单位和居民。”
党支部成立才3个月,就收到6名同志的入党申请书,他们都是公司年轻的技术骨干。支部的建立、公司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职业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更坚定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邬百根再次通过实践证明了“两新”组织党支部的凝聚力。
邬百根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午夜才能休息,每每夜深之后的潜心学习却让他如此快乐。邬百根把自己的办公室安在了自家的楼上,于是每晚夜深人静,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我没有上班下班的时间,只是这样辛苦了我的爱人和我的儿子,他们可是跟着我辗转了好多地方啊,有点四处为家了。”邬百根一提起自己照顾不周的家庭,先前谈及工作时的那种自信和坚定一下子变成了一种难以言及的愧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今社会,已经少有人提起“学习就是力量”这个简单的真理。可是,我们确实不能遗忘正是因为学习,才能使人在竞争中获得无限机会;创建学习型企业,更使企业在竞争中充满智慧与力量——这也许就是新时期以邬百根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给予我们的又一次启迪。
>>>相关链接
邬百根,1987年入党。从1988年开始他先后任职浙江中设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嘉定区工商联第三届常委、嘉定区红十字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嘉定区建筑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最近,又被聘任为中共中央党校校刊理事会常务理事。今年3月和去年9月经嘉定区委组织部推荐,他先后参加了上海市委党校第二期“两新”组织研修班学习和上海“两新”组织高层次人才第一期中央党校研修班学习;在2004年-2005年期间他发表的《浅谈学习型城市之建设》、《创建学习型城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分别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和全国创建学习型城市论坛的征文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论文”。2005年7月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实现居民住房更优化》,并被《报刊文摘》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