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中职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正文

就业指导

如何制作求职简历

作者:张惠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3-13 00:00 点击次数: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即将踏入社会的准毕业生们要开始找工作了;而对现状有所不满或对未来有所预期的职场人,也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了。这时候,一份完整详细的、能突出个人特点的简历必不可少。那么,什么样的简历才能让HR眼前一亮?对于职场新鲜人和有一定职场经历的人来说,简历在制作上又需要各自突出什么特点?注意那些问题?

一、简历制作的四大疑问

制作简历,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吸引招聘官的“眼球”。制作简历是应届毕业生走向职场的第一步,也是职场的一门必修课。虽然有众多的老师和书籍在教学生们如何写简历,但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简历才是适合自己的,怎样写简历才能把自己“秀”出来。为此,我们整理了四个关于简历的故事,解答其中的疑问,希望能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些帮助。

疑惑一:精美的封面,需要吗?

简历需要封面吗?有些人至今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一些应届毕业生做的第一份简历下载了学校的logo和标志性建筑,制作了一个简历封面,彩色打印后很是精美。但在应聘过程中,发现简历封面并没有多大的效果,有时,反而是一个累赘。后来,他们干脆放弃封面。

点评:给简历设置封面,越来越不被HR认可。这种在求职者看来“用心良苦”的制作,在HR看来却是多余的,既浪费了HR的时间,又浪费了纸张。但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是学设计的,一个设计精良的封面往往又成了你简历的“撒手锏”。 

疑惑二:“一页简历”,够了吗?某同学毕业于新闻学院,求职的目标是新闻媒体。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简历永远不是一页,而是一本。除了个人的基本情况、实践经历、获得荣誉等常规项目之外,还会附上自己在报社实习期间发表的作品。由于作品有一百多篇,所以他的简历最厚时就像一本书。他认为,厚的简历才能反映出自己的成果和做事的态度。点评:一位HR的意见可能颇有代表性:我们都喜欢简练的“One page”(1页)简历,这也是大多数知名企业的招聘官的普遍看法。但对于某些注重实际经验和表达创意的行业,也可以多附点自己的作品。 

疑惑三:薪水,该说多少?某记者在人才市场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建筑学院的本科生正在应聘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你来我们公司期望的薪水是多少?”“四千”!“你知道吗,我们公司的中层人员才是这个数,刚进的大学生不超过1700元……”最后,HR以“欢迎你下次再来应聘”送走了那位大学生。点评:薪水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回答过高,HR可能会认为你要求过高;如果回答过低,HR也可能会认为你太“微不足道”,无法胜任工作。聪明的做法是事先了解这个行业的薪酬水平情况和该应聘企业的一般薪酬水平。

 疑惑四:一份简历包打天下?当然不行;一位药学研究生,职业目标首选高职教师,其次是高校辅导员,最后是医药公司研发人员。为此,她设计了三份简历,应聘高职院校教师的简历突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应聘高校辅导员的简历就突出自己的学生工作经历,应聘医药公司研发人员的简历就突出自己的实验操作。三份简历投往不同的岗位,她认为,这样才有的放矢。点评: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千万不要用同一份简历去投递所有的职位,要讲究针对性,针对每一个公司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在简历中重点列举与所申请公司及职位相关的信息,弱化对方并不重视的内容,这样才容易脱颖而出。

二、求职简历的十大致命伤

很多人每天发出N份求职简历却毫无音信,不少HR每天阅人无数却总难发现千里马。HR们表示,有的简历乱七八糟,有的简历过于花哨本末倒置,有的不晓得要表达什么东西,还有的明显出现多处低级错误。一份调查显示了求职简历的十大致命伤,求职者见到这些低级错误可得绕道。

一)、简历缺乏针对性

一份标准模版下做出来的简历适用于多种行业、多个职位的求职。精明的HR稍稍瞄上一眼就能明白,此人拥有“一份简历求遍天下职”的“雄心壮志”。没针对性,自然入不得HR的法眼了。

二)、简历的职业路径混乱

工作一年换两三家公司,五年内进过六七个不同行业,职业经历没有连贯性,频繁跳槽、职业生涯空白期一目了然尽显眼底。职业生涯太乱,企业不敢用。

三)、电话沟通一问三不知

或许是网络投简历太轻松了,投出去后也没做备份记录,多得连自己应聘什么都不知道。HR打电话过去询问,求职者丝毫不在状态,对自己投过的职位压根没印象,更谈不上对企业基本信息的了解。

四)、信息表达不到位

描述工作经历时,只罗列工作内容,注重表达曾做过什么,很少有人能从过往工作经历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有的在工作内容一栏里,甚至只有六、七个字。这是一个工作了2年的销售员,说自己先是“仪器仪表销售”,后来是“卖一、二手房”,最近一份是 “置业顾问”。干过是一回事,干得怎么样又是另一回事。做销售的人不用数字说话,企业如何了解你的能力?

五)、简历投递的职位与经历不匹配

企业招聘网络工程师,主要经历为平面设计师的求职者也去凑热闹,自然是无法通过。或许当中不乏想通过跳槽来实现转型的,但在简历中没有明确表达。专家指出,如果职业目标不确定,将会导致求职的低效,同时也会使生活状态变得质量低下。企业想找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是找供其慢慢学习适应的实习生。没有相关从业资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求职者,企业如何大度“收容”?

六)、简历未能表达真实价值

花了数百字之多来描述自己曾经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甚至是参加过怎样的特殊培训,文笔流畅,颇富感情,但就是让人看不懂这些经历的背后自己积累了多少宝贵经验和技能。当下的求职,会表达更要能总结,一个好的产品要想被市场接受,首先得让人知道它的价值与特色。

七)、简历的相片不合适

简历配上一张相片可以加深HR对你的印象,根据统计有将近三成的人配了相片。而在配过相片的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相片很不合适。有的用Q版大头贴,可爱、搞怪、五花八门;有的是装嗔真人秀,搔首弄姿极尽妩媚;还有的是自拍狂,家里的窗帘、书桌、灯饰分别做背景统统发来当附件。HR坦言:一份简历配上好的相片能加分,而一张不适时宜的大头贴会将你直接淘汰。

八)、简历的信息错乱明显

简历中有明显的信息错乱,工作经历重复填写,重要信息漏填,语句不通,错字连连,出现断句,表达混乱,甚至滥用省略号、破折号。有人这样写自我评价,“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挺适合贵公司的职业规划师一职,不知你对我的感觉如何……”,如此“含蓄”的表达,让HR哭笑不得。

)、多岗多投

一个人发来N份同样的简历,从邮件标题中得知,原来此人既想做前台接待,又想当咨询顾问,还想进公司当助理。针对同一企业的不同职位投简,本想表现“我啥都能干,务必给个机会吧”,殊不知反被精明的HR贴上了“恐怖分子”的标签。

三、隐瞒基本信息

简历不写真实姓名,用“李先生”、“张小姐”等字样代替,工作背景描述中,常常以“A企业”“某公司”“B经理”“某主管”来替换,故意隐瞒其真实信息。这样一方面给HR的背景调查带来了阻碍,另一方面也表现其严重缺乏诚意。

简历投递失败的六个因素

每发出一份求职简历,相信你的内心就多了一份期盼与渴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我们发出的简历,有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信,这会屡屡打击我们的求职信心,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名企业招聘工作者把简历被阻碍的主要原因归纳一下,以帮助求职者在求职时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为自己赢得面试机会。

1. 求职信不注明应聘岗位。有的简历不注明应聘岗位名称,对于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封简历的招聘人员,可能这样的简历一下就被DEL了。

2. 简历与招聘要求不符。有的简历呈现出来的工作经验与应聘岗位差异太大,也是瞬间被DEL的对象。

3. 简历内容简单,凸现不了招聘岗位需要的内容。有的简历只是程序化地列出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的时间段,对涉及到的实质内容则轻描淡写,让人无法了解其干过哪些工作,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技能,这样的简历呈现出来的信息很有限,不会引起招聘人员的注意。

4. 简历出现错误或时间顺序混乱。简历好比求职者的“脸面”,如果出现错字、时间顺序混乱或内容错误等情况,会让人觉得连自己“脸面”都收拾不好的人,工作也好不到哪儿去。

5. 简历呈现出“频繁跳槽”的经历。用人单位普遍不喜欢“频繁跳槽”者,往往因其频繁更换工作,而将其拒之门外,除非你本人所拥有的技能其市场替代性很小。

6. 其它不可预见的因素。有时,招聘岗位非常急缺,可能先发求职简历的人就先被录用了,后面发简历的人既使知识、经验、技能更高一筹,也可能失去了机会,所以,时机也很重要。

四、简历应善用数字语言

在众多的简历中,任何人都想成功地描述过去的工作成果,这里有个含水量与含金量的区别,不少人写简历喜欢采用一些华丽词藻进行描述,给人的印象是华而不实,令人生疑;相反,采用具体、实在的精道陈述,就会让人感到信服。求职者要学会使用数字语言,以提高简历的含金量。

简历要有实质内容

一位外企人事经理表示:“我每天用半小时浏览50份或更多的简历,如果前10秒钟未能发现任何成果表述,那么这份简历就成为历史了。”虽然大部分求职顾问都主张在简历中突出业绩,但是鲜有应聘者真正重视这一建议。相反,在他们的简历中,全是职务名称、日期和职责等方面的内容。一些招聘者估计,他们看到的75%的简历未包括任何一项数量化的成果。每位HR都欣赏不滥用形容词的应聘者。诸如“主要贡献”、“富于活力的方案”和“显著提高”之类的描述均非客观事实,它们只是简历作者的观点,多少会被打些折扣。另外,对“积极地”、"主动地”和“卓有成效地”等夸张的程度副词也比较反感。可以用头衔、数字和名字来突出你过去所取得的成就。数字具有两种功能。首先是可以展现出业绩的卓著。同简单表示“提高了生产能力”的应聘者相比,一个“在7个月内将工厂产量提高156%"的人无疑会令你印象更加深刻。另外,“管理350名技术设计人员”同“领导工程小组”相比,前一种陈述能更好地证明你的能力。其实,数字可以提供难以质疑的具体证据。

数字最有说服力

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你会愿意挑选下面两句话中的哪一句加入你的简历:

A:“实行新的人事政策,提高了员工的士气。”

B:“实行新的人事政策,使缺勤率和人员调整率分别降低了27%24%。”

显然,第二句中的详细数字令人们对工作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即使无法以金额、数字或百分比表示的成就也能产生效果。以下陈述也有可能打动潜在的雇主:“开发出一套存货控制系统,从而避免了重复供货”;“通过工程创新降低了产品责任风险”;“提前**天将产品推向市场”。还有,把“接管了一个问题成堆的地区,开发出新的客户服务及市场营销技巧”,改写为“接管了一个问题成堆的地区,开发出新的客户服务程式及市场营销技巧,并于两年内将市场占有率从4.8%提高至6.5%"。于是,更具说服力的表述方式出炉了。

强调成功经验,必须列出具体数据,仅有漂亮的外表而无内容的简历是不会吸引人的。记住,要证明你以前的成就及你的前任雇主得到了什么益处,你就应学会用数字说话,包括你为他节约了多少钱、多少时间,说明你有什么创新等。强调以前的事件,然后一定要写上结果,比如:“组织了公司人员调整,削减了无用的员工,每年节约5.5万元。”事实上,求职者必须将成就在简历中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加以证实,或许竞争者的成就比你更辉煌,但他们若不能有效地予以表述,那些成就就等于不存在,从而令你获得很大优势。

五、让简历亮起来

----------  For   职场新鲜人

1. 专业比院校重要

除了少量有招聘校园精英传统的企业以外,在大部分的人事主管眼中,所学的专业要比所毕业的院校更为重要。作为招聘者,当然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求职者。所谓专业对口,就是求职者在校园里所研读的专业和我们所招聘的职位相一致。例如,招聘工程师岗位,就要求求职者必须是相关专业理工科毕业的,基本不可能会招聘一个文科毕业的求职者。

相反,毕业院校的排名,是一流名校还是普通院校,重要但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专业是一样的,差别之处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本身。在富有经验的HR眼中,院校只反映你的过去———也许你的成绩很好,读了名校,但这也只反映你读书很好而已,和你的工作能力没有丝毫的关系。而作为企业,更看中的是你能否适应公司的工作岗位,是否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这更多是由人的性格、处事风格决定的。甚至更过一些,有些名校毕业生在简历中过于倚重自己的名校光环,反而个人实力平平(例如是否有社会实践、是否有实习经历、是否曾担任校内学生工作等等),那么他很有可能败给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2. 技能证书和获奖证书

对于职场新鲜人来说,如果在校期间,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相关企业或工作岗位的实习经验,那么你所做的工作内容、做出的成绩、自己的心得体会等,都应当是简历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如果有可能,附上对方单位提供的实习经历证明更好。

但话说回来,毕竟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完成学校课程的同时,还有余力去参加太多类型的实践或实习工作的。专业资格证书、获奖证书此时就多多益善了。不要小看了篮球获奖、演唱比赛夺冠之类的证书,有些单位在招聘人的时候,还是颇为看重求职者是否多才多艺的,运动、文艺这样的“软实力”,在其他专业技能同等的情况下,绝对会为你加分。

----------  For    资深职场人

基本上,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就可以归入职场资深一族了。但其实,通过投简历而非猎头、其他人脉资源介绍等方式来跳槽、寻找新工作机会的人,在职场中也还算不上是特别高阶的。那么同样,对这类人群来说,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住人的简历也非常重要。

 1. 工作经验,细节取胜

不要仅仅简单地抄写招聘广告中关于工作性质描写的条条框框。人事主管们最感兴趣的是你近年来的工作经历,所以请把重点突出在最近和最相关的工作经历上。

为了说明这些经历给你带来的经验、心得、人脉,你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列出你的工作职位。可以用bullet points的形式,阐述你的具体职责,描述你的工作内容(以显示与当前这份工作的相关性),突出你所完成的特殊贡献,比如业绩增长百分比、客户增加数,赢取的奖励等(以显示你的个人能力及过去的成绩)。记住描述要一目了然,清晰且不乏细节。

2. 不留空白,不找借口

简历中如果出现太频繁的跳槽经历,或者每份工作的在职时间太短(两年以下为“短”),那么除非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或者每个新东家都是如微软、宝洁等级别的大公司,否则会让对方严重质疑求职者的稳定性。同样的,个人经历之中若出现大段的空白,无论你的解释是“出国深造”,还是“旅行”,又或者是“全职妈妈”,这都会成为人事部门比较忌讳的一段经历。

对于这些情况,从长远来说,应当对自己有职业规划,尽量不要用跳槽来解决事业不顺利的问题。而眼前就简历而言,太短的工作经历(半年或以下),不妨干脆略去不写(适当拉长前后两份工作的时间,补上这个空白期,对简历做适度美化)。与申请职位相关的工作经历,则尽量详细描述,占主要篇幅,让HR把焦点集中到你的优势领域。

至于跳槽的理由,千万不要用“老板能力差”或“薪资不理想”“工作环境不理想”等等这样负面的理由,而是从双方的契合度、职业发展的匹配度等方面,去表现自己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   For    所有职场人

无论对于哪一类人群来说,在制作简历的时候,都有一些共通的轨迹可循。

1. 简单明了

一份好的简历,首先应该包含这几个基本要素:年龄、性别、学历、联系方式;工作经验的诠释,如工作时间、负责过的项目等;如果能够针对性地提一下对该份工作的求职意向,证明你并不是漫天撒网一样随意海投简历,而是相当认真地对待这一份申请的,那么就更好了。

但是要知道,成千上万份简历,要先通过人事专员的筛选,才会到达人事经理的手中。一般情况下,简历的长度以A4纸一页为限(学历证明、技能证书、近照等应另设附页,不应和简历混在一起),以能让人在十秒钟内看完所有重要信息为标准。简历越长,被认真阅读的可能性越小。高端人才有时可准备两页以上的简历,但也需要在简历的开头部分有资历概述。

另外,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简历的时候,仔细排版后,应在正文和附件两处都能被阅读。如果在招聘信息上对方单位写上了通信地址,那么在发送求职邮件的时候,另外邮寄一封纸质信件到公司。这样的做法,证明你有足够的求职热情,有机会格外受到人事部门的青睐。

2. 真实可信

简历中,一定要如实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因为,作为招聘者,会从各个方面去验证你所说的话。更不要试图编造工作经历或者业绩,谎言不会让你走得太远。许多大公司(尤其是外企)在提供面试前会根据简历和相关资料进行背景调查(例如要求你写上工作经历的证明人,提供联系方式等等)。即便你的简历经过了第一步筛选,伪造的经历在后续的面试过程中,也绝对经不起富有经验的人事主管的推敲和追问。

当然,真实性并非意味着把缺点及不足和盘托出,你可以选择突出哪些内容或忽略哪些内容,例如把一次团队工作中,同伴的收获也可以成为你自己的心得———只要你确定,你了解过程中的所有细节。

此外,不要为了追求个性化而太过特立独行,别人用word你用PPT,别人附上证书你偏附上视频什么的———除非你申请的就是个要求特立独行的工作,否则画蛇添足的危险性更大。

六、HR揭秘:行不行?看简历,20秒就定

现在流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HR们看什么?写简历要不要写求职信?在HR们的眼中,网上一些攻略未必完全正确。  

窍门1: “无领导小组”怎么挑学生?

人事经理:青睐领导者和执行者两类人

招聘者不参与,5-7名应聘者坐成一个圈,就给定的案例或是议题进行讨论;如今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大公司。某公司招聘经理讲了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年在某大学招聘时,他们在收简历阶段遇到过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看起来有超越年龄的成熟,社会经历也相当丰富,当时不少招聘工作人员都看好他。可是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阶段,这位优秀学生就现了形。“他是最先发言的,但是之后却完全不给其他同学发言的机会。只要有同学和他的看法不一样,他会立即打断,进行反驳之后重申自己的观点,有个男孩被打断了三次,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这样强势的学生对团队的破坏力太大了,即使再优秀公司也不敢要。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招聘者主要工作就是观察,通常不出5分钟,应聘者们在小组中的角色就能分出来,这些角色通常分为四种:第一类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常常最先发表意见,主导讨论的进程,第二类是执行者,他们不会有掌控全局的想法,但会给出不错建议和方案;第三类是追随者,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接到命令也只会机械化完成,不会思考和改变;第四类比较少,但也会遇到,旁观型,他们游离在讨论之外。“第一类、第二类都是企业需要的,可以进入下一轮”。通常来说面试是可以准备的,应聘者内向的可能装外向,或者掩盖自己一些缺点,但即使知道企业想要什么样的人,应聘者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也很难装出来。 

窍门2  招聘被刷后还有补救方法吗?

人事经理:电话问询其实是下策

招聘被刷后锲而不舍地推荐自己,最终获得了录用这可能是很多励志剧里会上演的戏码,可是这招在现实当中会奏效吗?一般来说,在招聘被刷之后有补救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面试官此时已有基本的判断,要改变很难,但是也不排除一点点可能性,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在面试被刷之后给面试官打电话其实是下策”。通常来说,在招聘季节各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座机几乎都会被“打爆”,应聘者无法和面试官直接交流,HR也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被打扰,所以一般应聘者只会得到官方答案。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学生,本来在面试过后已经被刷掉了。但是她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中她感谢了我们给她面试机会,并且表示自己这次表现不好,但如果已确定人员中有人毁约或是有其它工作岗位,希望能给她机会。”一位HR告诉记者,就是这封信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恰巧有其它工作岗位招人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她,这名学生真的获得了工作机会。“手写的信件已经很少了,一般人都会拆开看看。如果不知道地址或是觉得邮寄太慢,我建议应聘同学至少选择电子邮件,并且尽量发送至区别于投递简历的地址。这样可以增加HR点阅的机会,同时又不会引起反感。”

 窍门3: 跨专业求职成功性大吗?

人事经理:专业性强的最好人岗匹配

在学校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找工作时想转换方向,找个自己喜欢的行业,这样求职可能成功吗?一位企业的副总表示:企业挑人,希望的是人职匹配,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企业会觉得“与其培养火鸡爬树,不如直接找松鼠”。因为要从头培养一个专业人才企业要花费的精力是巨大的,不如直接找在学校已经受过4年甚至更长时间训练的人来的合算。对于在校时学习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种情况,建议他们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等等,相应的证书也可以提前取得。

窍门4  简历怎么做才能入“法眼”?

人事经理:给不同单位的自荐信要有区别

尽管网上有着相当多的模板,可是在HR的眼中,在简历上犯错的应聘者仍然不少。“看一份简历决定一个应聘者行不行,我们通常只给20秒的时间,甚至更短。”一位HR说,应届毕业生应该把简历当成一份“产品说明书”来做,在有限的篇幅里尽量凸显自己的亮点。同时应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尽量显示自己的诚意。比如很多学生纠结自荐信要不要写的问题,如果要写,就要一家一封,起码在称呼上体现出来,如果能精确到招聘经理的姓,某某公司的某某经理,您好,这样的说法会让企业觉得你很重视这家公司,很有诚意。至于简历中提到的实习经历、成果,应聘者最好也能有所准备,即使文字上美化得再好,招聘者往往几个问题就能问出真相。

温馨提示:给你的简历上把锁

求职,少不了要把自己的简历交给招聘单位。个人简历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基本函盖了个人的资料和信息,其中许多是个人的隐私,比如个人的电话、经历等等。应聘者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个人资料给招聘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对招聘单位的信任。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看见过这样一些情况:有单位认真对待每一个应聘者的简历,所有应聘者都给予回信,并用专门的箱子保存好每封求职信(并都编了号码);也有单位在招聘现场粗粗整理一下简历,留下几份可以考虑的,其余的随便一扔;每场招聘会结束,总会有求职者的简历被扫进垃圾;而更惨的是自己的简历被“转让”———从来没有应聘过的单位,竟然会给你打电话;如果你是层次高点的人才,就可能受到各种猎头公司的骚扰。

由于人才市场在中国的发育不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更有待完善,比如对应聘者提供给招聘单位个人资料的保管保密责任,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只能用“诚信”来要求招聘单位了。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领域首届创新人才精英赛”上,受聘专家在接过聘书的同时,还得与主办方签订一份保密协议,承诺不会以任何方式泄露参赛人员的技术秘密。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类似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竞争公正的尝试和创新还将在以后的职称评定、项目评审中逐步推广,保密协议在诚信之风渐浓的城市也会越来越普及。

这则新闻给我以启发,在招聘单位接收应聘者个人资料时,是否也可以或应当给予保密之类的承诺呢?而绝对不应当连“收条”也不给,随意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简历。

谁来给求职者的应聘简历加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