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立德强技”的教育理念,深化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管校于2008年寒假,经过学生自愿报名,安排05、06级80余名同学深入企业,赴上海火车站参与春运期间社会实践工作。短短的十天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体会艰辛工作的同时,更收获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艰辛——初上岗位
1月22日,天还没亮,同学们就坐上817路首班车。一路上,大家怀着期待而紧张的心情,兴奋地议论着。来到火车站,进行“业务培训”,分组分班次,随后,被安排在不同的进口处,负责“检票”。本以为“检票”是一件十分轻松的工作,真干起来,才知道以前可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东”、“西”两个进口是上海火车站的要塞,加之正值春运期间,客流量相当大,面对长龙似的队伍,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票、看票、核对、送还一系列动作,而且不能出错,可并不那么容易。加之天气寒冷,车次增多,工作难度加大,初上岗位的同学们不时感到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好不容易熬到一小时结束轮岗休息时,同学们坐在椅子上,累得话也不想说。大家看着自己冻得发紫的双手,心中感叹:上班真是不易,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即便是看似最简单的工作,也不可能做好。
寒冷——体会夜班
12点起床,13点吃“早”饭,17出门,19点上班……为了适应夜班的工作时段,上夜班的同学们不得不重新给自己制定了作息时刻表,以便“调整时差”。
冬夜的寒风咄咄逼人,同学们裹紧厚厚的棉大衣,舔着被风吹得干裂的嘴唇,一边重复着几个简单枯燥的检票动作,一边不住地跺着脚。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一个小时变得如此慢长,等到收工休息,早已是疲惫不堪,饥肠辘辘。车站的一位老师傅请大家吃了一餐夜宵,吃惯了奶茶汉堡的同学们第一次发现,原来简单的蛋炒饭加牛肉汤不但如此可口,更是暖胃暖心啊。
紧张——突遇风雪
几天下来,同学们对业务熟悉了,渐渐进入了状态。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下子给火车站的工作带来了成倍的压力。外地的火车进不来,车站的火车出不去,随着许多火车的晚点和停开,车站滞留的旅客不断增多。面对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同学们再也无法按部就班地“一小时轮岗工作”了,即使连续五六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仍然感到人手不足。面对那些赶着回家过年,手持车票却无车可上,心情变得越来越焦躁的旅客,同学们不但要完成检票任务,还要帮助武警和车站工作人员解答旅客询问,维持现场秩序。同学们嗓子哑了来不及喝口水,肚子饿了没时间吃顿饭,实在困了靠着柱子打个盹,心中想的只是怎样尽可能为车站工作人员减轻些压力,为滞留旅客安全回家与亲人团聚提供帮助,为抗击雪灾尽一份力量。
留恋——最后一岗
2月4日晚,最后一个夜班。顶着寒风,同学们走上了熟悉的岗位,熟练地工作起来。这一夜,大家格外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寒风似乎不再那么刺骨,时间也似乎快了许多,很快,离岗的时间到了。同学们走下岗位,走进值班室,交出了陪伴自己十个昼夜的工作证,领到了十天的工资,回想起一个个工作的片段,心中五味杂陈,有失落,有充实,更有许多的留恋和不舍。许久,才走出车站,跨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上海火车站的十天社会实践结束了,这个特别的寒假深深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十天里,同学们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更在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这才是一份最重要的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