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中职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师资队伍 - 正文

师资队伍

大爱洒高原,格桑花朵开——记我校援藏干部陈标副校长

作者:校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1-04 00:00 点击次数:

“格桑花开,漫山遍野的芬芳……我捂住胸口对望着西藏,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向往”。一首《格桑花开》唱出了多少援藏干部的心声,也道出了他们对这片雪域高原的深情。作为上海对口援建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第六批援藏干部的一员,我校陈标副校长已在西藏度过了两个多年头。

从两年多前怀揣着理想与憧憬,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到如今与雪域高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陈标副校长作为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和党委委员,他团结学校班子、带领教职工,围绕学校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环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进取,勤奋专一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廉洁自律,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贡献,倍受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赞誉。

最艰苦: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考验

日喀则市海拔3836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在这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二左右。高海拔、低气压、低含氧量,严酷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高原反应和高原疾病是入藏的第一难关。除此之外,藏区的物质生活条件也相对贫乏。很长时间,陈标副校长就住在学校周转房,搭伙在地委食堂。一日三餐,来来去去有诸多不便,断水、断电、断网那是常事。陈标副校长说,如果什么都和上海一样好,还要我们来援藏干什么呢?直到20124月底,搬入上海援藏公寓后,各方面条件才有了明显改善。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陈标副校长克服高原反应,努力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他的口中听到最多的是责任,不管什么事情都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不管什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地去克服。

在上海第六批援藏项目的遴选、学校配套教学设施的调研、实施,学校招生、教学、实训实习、培训、就业、德育教育以及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过程中,泼洒着他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勤奋的足迹。目前,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建设中的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在沪藏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建成了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并于201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现如今学校的各个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力争在2013年通过国家教育部的验收。

最直接:为受援学校带去实惠

怀着来自上海的关心和受援单位的期盼,陈标副校长牢牢把住科学援藏、为学校解决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工作主线,积极开展项目调研,努力推进学校受援项目工作进程,为学校带来了实惠。学校配套教学设施完善项目和学校综合实训楼援藏初选项目经过他的认真调研、沟通协调,201110月,由上海援藏资金投资500万、学校自筹资金300万元,一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项目终于获得立项批准。20123月份起,他又积极奔走,相继完成了征地、地勘、设计,气象、环评、消防、报建等工作,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于1116日竣工并交付使用。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学校学生实训实习条件,并将会带动学校新征22亩土地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

西藏中职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在当地还没有先例,陈标副校长通过与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多次协调,对该校2012届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146名毕业生完成了职业技能鉴定,开创了西藏中职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先例。为解决学生实习难问题,他竭力与地区卫生局协调,帮助学校护理、医学、藏医等专业的毕业生落实了实习安排,使受援学校上述专业每届800多名学生的实习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为开辟受援学校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联合办学项目,他积极与上海和西藏两地的教育部门沟通联系,两校顺利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使2011年旅游服务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各40名、2012年两个专业各50名学生获得受益。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教委和自治区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开创了受援学校与区外学校合作办学的先河。为努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他连续两年带领招就处,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气候影响,分四路深入各县、市开展招生宣传,指导考生填报受援学校志愿。他亲自组织有关企业在校内外举办专场招聘会,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使学校近年的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最给力:着力深化教学改革

由于地域环境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受援学校课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仍需要下大力气提高。如何把上海等中职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与受援学校实际状况和今后发展的方向目标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起来,使受援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是陈标副校长援藏以来高度重视和一直思考的课题。为此,他带领学校的骨干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提出了学校办学体系建设、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等可行性方案,并带头倡导和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实施中去。他坚持以培育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贴近行业实际为抓手,为学生提供“学校—行业—学校”三段式的教学安排,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毕业后可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在深化教学改革上,他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开发理念,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调整、课程优化、教法改革,使之与当地产业结构相接轨,推进知识技能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他组织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他倡导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创新教师培养的体制机制,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同时通过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实现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

中职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帮助受援学校更好地建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他坚持以突出“职业道德”的教育、推进社会实践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社区义工服务、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社团、学校文化艺术节、各类技能竞赛和德育融入课程教学等载体,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他倡导学校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主题,组织并带头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通过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营造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同的职业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上了新台阶,受援学校被评为“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中职毕业生成功走上了社会,投身于藏区的经济建设。

最现实:传递组织关怀与支持

为了尽可能多的争取支持,陈标副校长主动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多途径积极开展工作。在受援学校十周年庆典之际,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向受援学校捐赠五万元人民币;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来贺信,并捐赠三十三万元人民币。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代表团应邀莅临学校签订2012年两校联合办学协议时,捐赠了五万元人民币。为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他在派出单位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帮助支持下,委托上海新鹏程信息技术公司开发了学校网站,免费托管一年,并赠送给受援学校学籍管理、排课系统、工资查询、办公系统等多套软件,对计算机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免费培训。同时,在他的倡议下,学校成立了网络信息中心,并利用学校积余资金对所有教室完成了多媒体改造,每个教师配发笔记本电脑,极大改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在第六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和市教委职教处的支持下,他组织选派该校50名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赴上海集中培训,并纳入2012年上海对口支援西藏师资培训计划,培训效果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受援学校国家级中职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和德育教育工作特色项目建设。

为帮助部分学生缓解就学实际困难,陈标副校长积极推动学校帮困助学活动,在他的联络下,地直单位多名援藏干部对受援学校55名贫困藏族学生进行了结对捐资助学活动。其中6名援藏干部每人用自己的工资各资助5名、社会热心人士资助5名、上海市国资委和上海水产集团各资助10名。帮困助学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从20109月以来,累计捐款达10万元。上海《解放日报》从今年8月份起对该校50名贫困学生开展为期两年爱心助学活动,使该校105名学生受助,让藏区的学生感受到了各级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深切关怀和温暖。

大爱洒高原,格桑花朵开。年多的援藏日子,陈标副校长克服了生理上的高原反应,尝尽了与亲人远隔数千里的相思,怀着真情与责任,带着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在帮助西藏、发展西藏的路上跋涉前行。我们真诚祝愿陈标副校长在援藏的最后里程中再创佳绩,再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