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28年来,发展理念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科学、和谐发展。尽管发展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但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精髓始终未变,也不能变。
从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结合的角度看,经济发展主要解决三个难题:收入分配不平等;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应引起重视并予以有效调控。比较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做到:机会均等、规则公平、基本生活保障、重点依托个人收入调节税避免收入分配过于悬殊。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走出一条做大蛋糕、“发展中均衡”之路。发展中均衡主要是采取税收增量调节、自愿相助、辐射带动等多种灵活手段和机制。以不牺牲发展为前提,增量的税收调节是第一杠杆。此外,区域之间“结对子”是自愿相助、帮困的一种有益尝试。培育增长极、构筑都市群、放大经济圈,使发达地区在经济集聚和辐射中带动全国,这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均衡的战略选择。
导致目前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源其实是由历史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而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总体战略必须是既依托农村,又跨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