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禁土令”、“三城两带”、铁腕治霾“1+14”行动、“双包双沉”活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这类词汇为历年来最多,共41个,其中不少是新名词。记者梳理了部分,让您轻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新型智慧城市“六个一”工程
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惠民资金“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协同办公“一网通”。
建筑工地“六个100%”
建筑工地要在防尘措施上做到“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
“禁土令”
冬防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1月15日到第二年的3月15日),除市政抢修、抢险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
“三去一降一补”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主要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两区两园一基地”
“两区”即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高新区,“两园”即新兴纺织工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一基地”即彬长旬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三城两带”
“三城”即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咸阳主城、渭河南城,“两带”即五陵塬历史文化景观带、渭河生态景观带。
“一干四支”垂直管理
跨县区、跨层级打破原来11个县的食品检验机构行政隶属关系,将其合并上划为由市级垂直管理的4个区域性分中心,形成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4个区域性分中心为分支的布局。
“五型”政府
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提出自身建设的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务实型、廉洁型”人民满意政府。
“三千五百”产业集群
工业翻番计划提出的工业发展目标,即从2015年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业、食品加工业三个产业产值超过千亿级,电子信息、战略新兴、医药、建材、纺织五个产业产值超过百亿级。
农业“接二连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和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效益。
“3+1111”工程
“3”即实施工业总量提升、提质增效、“双创”建设三大行动计划;“1111”即年内新增规模企业100户,支持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支持100户企业开展“三品”建设,培育100户高成长型企业。
“飞地经济”模式
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PPP模式
英文全称是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全域旅游
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所有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旅游+”战略
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一个中央商务区、三个城市级商圈、五个片区级商圈”
“一个中央商务区”即渭河“一河两岸”建成区,“三个城市级商圈”即人民广场商圈、万达广场商圈、沣渭世纪中心商圈,“五个片区级商圈”即彩虹商圈、高新区商圈、新兴纺织工业园区商圈、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商圈、赛特奥莱商圈。
僵尸企业
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中行定点扶贫“十个一批”
2016年5月,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来咸阳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提出,在咸阳北部长武、淳化、旬邑和永寿四县实施十项精准帮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