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下午,第一教学党支部来到地处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博物馆陈列展示文物约1100余件,从上海6000年前的文明开始,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前后跨度6000年,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变化。
参观活动中党员们饱览了上海上下6000年的历史轨迹, 展厅陈列了从《古代上海》到《近代上海》的文物。特别是《近代上海》展厅,以实景实物、图片资料、互动展项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上海的“红色文化”肌理。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开了一个秘密印刷厂,出版了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同时中共一大、上海总工会、《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上海重要革命史迹,也以多媒体互动地图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参观活动让党员们对上海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老师们也因为上海的进步与发展感到自豪,誓为上海的创新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第一教学党支部 邓海燕
附党员们的观后感:
张云:以六千年的积淀,成就了东方的神奇。从春申到上海浦再定位于上海。上海,这座历经千年的东方名城,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坚韧不拔的执着、善于创新的智慧,续写着新时代的光荣和梦想。做一个上海的人,与她共创一个新天地,此生无憾!
刘德华: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每一件实物都有它不平凡的来历,博物馆不仅是申城百年沧桑的一个缩影,也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记录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步行其中,不仅仅视觉受到了强烈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仿佛听到了上海铿锵的时代脚步声。
张申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最上海的缩影。从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系列书画就可以看出从始至今上海从来就是以包容与谦逊吸收着全世界舶来品之精华,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乃至文化和宗教。我深深为自己能生活在今天的上海而感到幸运和自豪。
张晓溪:本次参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了一些在影视剧里见到的文物,我最感兴趣的是黄包车,应该是最具上海特色的事物之一,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车轮很高大,座椅很舒适而且还配备了两个煤油灯用来照明。另外我还拍了几件文物的中英文对照翻译,例如有关东印度公司的记载,这些珍贵的资料可以用在英语教学中,比较有说服力。In a word, it is worth visiting again.
张莉莉:历史记录着人类的脚步。从藏品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各种第一次。我想当时的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今时自己的种种居然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而这些都是考古者孜孜不倦地为我们揭露的。以时间为轴,文明随着迁徙与贸易走向世界,然后融入了当地的特色,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在博物馆里世界仿佛又由一条线索联系了起来,受益匪浅。
楼佳颖:这次参观活动使我们大长见识,由此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顾瑜萍:借助于党员活动,有幸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和记载了上海的变迁、城市的发展,也收藏和记载了历史的沉重。虽然我不是一个上海人,但也被它的历史打动,能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城市工作与生活,吾之幸也。
林旭婷: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使我更加了解上海的前世今生,一段段红色的历史都呈现在眼前。作为生活在这城市的一员,我将秉承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不忘初心,永远奋斗。
朱菁:上海历史博物馆把上海开埠以来所发生所经历的事、物串联起来,让新老上海人重温了上海的变迁,从而更加了解和热爱这座城市。
余婷:参观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让我这位新上海人对上海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徜徉在这座美丽城市的历史长河里我不禁为她感到自豪幸福和感动。I believe Shanghai will be more prosperous in the future!
朱宏霞:十里南京路,一个上海滩,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新老上海人在先驱们的带领下生生不息、继往开来。
吴雯青:上海有其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走进名垂青史的优秀人物故事,领略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
孙健乐:这次有幸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使我重温了上海的变迁及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我更加了解自己故乡奉贤由来和历史文化,作为一个上海人,为自己故乡的发展和进步感到无比自豪,也为上海的创新发展继续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