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中职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党建动态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05-05-10 00:00 点击次数:

作者: 田启波 刘卓红 日期: 2004-08-2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辩证统一的高度来把握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在继承前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阐述了当代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规律。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社会大系统均不可能长期有序发展。过去,人们出于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常常对发展作片面的理解。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高速发展,将使社会陷入无序和危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多重关系,确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多元的、综合的指标系统,确保社会的全面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使社会各子系统之间有序联系、协调一致,从而使社会大系统在运动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的活力和生机。否则,社会大系统就无法发挥其最优功能。我国一些地方因过于注重GDP、基础设施等硬指标,对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重视不够,因而出现了发展失衡的现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坚持全面发展,而且要坚持协调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解决区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内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历史就是人的价值选择过程及其结果。与费尔巴哈人本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偏执于抽象的人性和人的价值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变革来实现人的价值目标。他们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而,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的规律,而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同样,当代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也不能离开人们对公正平等社会和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以及为此所进行的价值选择活动。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内涵。第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为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线。与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将物质财富的增长视为发展的基本尺度不同,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界定了发展主体。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过程。只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的选择,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第三,明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需要,让人的才能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