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之所以称为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的运动”。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构想和科学论证的。
对于如何实现最理想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不符合实际而难以实现的空想。对于他们的学说,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论述。这些论述,尽管只是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向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情景,迄今为止,这种美好情景尚未在地球上出现,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渺茫”,更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制度,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和运动,就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而没有革命运动的实践,也不可能产生革命的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100多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在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作为共产主义制度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一些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在我国,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兴起,就开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运动。现在,这个运动的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来每天都在进行共产主义实践,每天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从未停歇,而是正在继续前进。我们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纲领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
我们党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表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自豪的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这种社会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发展变化缓慢,不易被人觉察,但它却是一直在发展的。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既并存共处又对立竞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产生,曾极大地解放了被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通过采取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发展,有时还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的3/4,仅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占世界的1/4。资本主义似乎真的像少数西方学者预言的那样,已进入了一个“无限制”的、“长期繁荣”的发展阶段。
实际上,资本主义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由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这个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向我们昭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过严重挫折,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从这些国家的沉痛教训中可以看出,如果背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就必然会丧失已经取得的革命政权,就会亡党亡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犯过搞“大跃进”、刮“共产风”这样的“左”倾错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但我们党及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五年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也有较多增加。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的2.73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1万亿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0.5%。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机和兴旺发达,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方一些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士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
回顾百年沧桑,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将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建立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但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过去,我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天真地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20世纪50年代未曾经有过“取消商品经济,按需分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类的主张;20世纪60、70年代曾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甚至提出过“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穷越革命”等口号。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探索,现在,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130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86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220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不会迅速到来。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势力一面残酷镇压、迫害无产阶级,一面对第一国际和社会主义思想大肆攻击,加上巴枯宁分子的破坏,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的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带来许多弊端,脱离了群众,社会主义威信下降,出现了像“匈牙利事件”那样有大量群众参加的反政府活动,在许多国家还出现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原苏联、东欧剧变,是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一次挫折。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的发展也经历过多次曲折和反复。我们要正确对待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之,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和要求人党的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