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与其他政党有哪些区别,这是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十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等四个方面,阐明了党的性质。
第一节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十六大党章把党的先锋队性质由“一个先锋队”进一步表述为“两个先锋队”,这是我们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一个飞跃。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阶段,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次年制定了第一个周详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现代大工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作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建国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比中国其他任何阶级、阶层都要深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这一优点弥补了中国工人人数少的不足,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共产党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秀品质,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是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先锋队。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消灭,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队伍无论在数量、质量和内部构成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职工人数已从1949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2亿人。工人阶级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在各类服务业中就业的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当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岗位流动加快,一部分职工自主择业,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地位和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从总体上说,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进步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仍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先进阶级。因此,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立场没有变,也不会变。
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列宁也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党同工人阶级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是,又“绝对不能把作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党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中国共产党不是一般的工人群众组织,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对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表现出无限忠诚的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才能成为党的成员。非工人出身的先进分子,只有经过努力,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具备了党员条件,才能被吸收入党。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集合了一大批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党员条件的人不能入党,也不是说吸收这些人入党就改变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员成分会影响党的性质,但不是决定因素。列宁指出过:“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历史经验证明,列宁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只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一切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符合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和纲领,即使党内的工人成分不占多数,也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农民党员占多数,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路线和纲领,都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没有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他阶级中的一些人参加到工人运动中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了不少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同志入党。由于这部分同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抛弃了原来的阶级立场,拥护党的路线和纲领,具备了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考察和考验,所以我们党并没有改变先进性。由此可以看出,那种因为党内非工人出身的党员数量较多,就怀疑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看法,是不对的。
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也有先进分子。因此,我们既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也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的先进性有不同要求,在现阶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当体现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体现在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上,体现在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从调查的情况看,其他社会阶层中确有先进分子,他们大都来自农民、工人、学生、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及留学归国人员等。他们大都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积极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些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愿意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中一些人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愿意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把他们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
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不仅要坚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同时还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扩大群众基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正在大量涌现,日益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引导这些经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指导、法律规范,也需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块阵地,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决不能丢。把其他社会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这些阶层中的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有利于在这些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改变这些经济、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薄弱的状况,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地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进。许多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带头实践者。对他们加以培养、教育和引导,把其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分体现我们党在政治上对他们的信任,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应当指出,允许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意味着党员成分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更要认真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把党员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要求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人党积极分子,不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还是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意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自己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它是全党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执行党组织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由党的委员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作出决定。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并进行活动的,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了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就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指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人目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觉地从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出发,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始终能够把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始终能够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以科学的理论和创造性的实践,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夏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从诞生起就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诞生的,在爱国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它以“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为己任,把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我们党之所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不仅深深扎根于中国工人阶级之中,而且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在于我们党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
党是按照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执掌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过去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夺取了国家政权,今天,同样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执掌着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把执政权力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对我们党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们党寄予了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厚望。这就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站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好、运用好。党必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党能够担负起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开拓民族振兴的新思路和新境界;能够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胆识和胸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能够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立场出发,自觉高举共同理想的旗帜,把整个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能够按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要求,把全民族各个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内来,更好地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赖以崛起和振兴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