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召开支部大会,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宜推迟召开。
1.提交支部大会讨论的问题。根据党章有关规定的精神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实践,在一般情况下,提交支部大会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支部工作计划;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吸收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表彰先进党员,处分犯有错误的党贝;选举支部委员会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支部委员会提交的其他问题。
2.会前准备。(1)确定议题。支部大会的议题,一般应由支部委员会准备。确定的议题,要做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2)事先通知。支部委员会要将会议内容、要求、议程、时间等通知全体党员,让党员明确会议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3.会议出席对象。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都应参加支部大会,如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应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支部大会。
支部大会是党内的会议,一般不吸收非党同志参加。但有些支部大会,如讨论吸收党员的支部大会,可以吸收一些申请人党的积极分子列席,这样做,是为了对申请人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生活的实际教育。
4.会议程序。支部大会一般应由支部书记主持,如果支部书记因故缺席,也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主持。主持者要报告本支部党员的应到数、实到数、缺席数,说明个别党员缺席的原因。
会议要按预定的议事程序进行。每个党员要围绕中心议题充分发表意见。对需要作出决议的议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支部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如是吸收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处分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按照党章规定,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才能生效。
支部大会要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党员出席和缺席人数,大会的中心议题,党员发言的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最后作出的决议。大会结束后,记录要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