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党建网 2011-09-26 作者:周金堂
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性教育联系紧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目的与党性教育的要求既相适应又相匹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是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队伍党性修养水平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客观、理性地分析和研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性教育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创先争优活动与党性教育所回答的根本问题相同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性教育所回答的根本问题都是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发挥模范作风的阶段性和经常性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和深入,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其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五个好”和“ 五带头”,充分体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性强、作风正、形象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就是要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要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发现、培养、树立先进、优秀的好榜样,发挥先进、优秀好榜样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就是要持续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要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与实施党性教育的主体相一致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需要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来落实创先争优的内容;需要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实现创先争优的目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不能自觉、主动、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活动,能不能通过参加活动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发挥作用,直接决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到党性教育集中性、阶段性成果的巩固与扩大。
党性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现实中活动着的广大党员。从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党员个人、党员与党员在党性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上来看,实施党性教育的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党性教育群体,是承担、组织、发动、实施党性教育活动的各种组织和机构等;—类是党性教育个体,是指被组织、被发动、被实施党性教育的个人。而党性教育的过程是党组织对广大党员教育的过程,也是广大党员在组织引导下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过程。因此,实施党性教育的主体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需要指出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最终是否能够成为创先争优活动和党性教育的主体,关键还在于其是否具有主体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只有具备了主体性,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真正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和运用活动成果不断强化党性教育的职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党性教育的功效和创先争优活动效果的好坏。因此,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主体性是做好党性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样,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也必须把党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起来,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性教育的目的相同
我们党如何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如何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重要最具有根本意义的,就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靠的是党的队伍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取决于构成党的队伍的每位共产党员的自身素质。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找准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这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的固本之举,是做合格党员的必由之路。而加强党性教育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就是解决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党要坚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然要求每一名党员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这种先进性。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修养,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风建设、党性修养抓得紧,抓得实,党员队伍素质就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或放松了党性教育,忽视了党员修养,党员素质就下降,党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要受到影响甚至遭受挫折。注重党员修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条成功经验。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它必须通过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具体体现出来。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为实现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服务的。党中央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党的先进性要求与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五个好”、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党性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化,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促使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进而不断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使党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并真正有益于党的先进性建设。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形式,是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强化党性教育,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切实抓好以下3 个结合。
结合党性教育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紧密结合党性教育的主题,把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作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解决党员党性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把党员的公开承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工作,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
结合推广运用创先争优活动的_成果,深化和促进党性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就能完成的,每一名党员都要用一生的努力来加强党性修养。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只是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推进党的建设新实践,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党员党性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坚决防止和克服“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充分运用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联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继续有针对性地展开党性教育,着力构建使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党员经常受教育、整改成果持久得巩固、党的先进性得到保持的长效机制,为党性教育不断深入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结合党性教育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共性,探索相贯通、相促进的规律,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本质上是一个在党性教育过程中把握和运用创先争优活动与党性教育相结合、相促进的规律的过程。因此,要深入把握党性教育与创先争优的对象、目的、内容、任务的共性,从党性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特别是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真正弄清楚党性教育科学化这个重大任务的主要内涵、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积极总结各地各部门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党性教育的创新实践,及时研究解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努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动党性教育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