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2009年学术年会于11月2日至4日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办、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承办、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支持。
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王振如作了学会工作报告,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主任、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常务副校长王玉章作总结。
本次研讨会暨学术年会,时间虽短,成效颇丰,主要特点为“三个之最”,即层次及规模为历年之最,广度及深度为历年之最,成果及效率为历年之最。
一、会议层次及规模为历年之最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心。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江西省农业厅及部分省、市农业厅科教处的领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领导和专家、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同样得到了各院校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80所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领导、名师等近2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与会的代表,无论是层次上,还是规模上,都创造了历次研讨会及学术年会之最,这充分反映了学术年会的影响力和魅力。
二、会议广度及深度为历年之最
本次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既有领导讲话和工作报告,还有学术报告,也有经验交流和讨论,涉及内容覆盖面广,论说度深,给与会代表予启迪,令与会代表以思考。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雄年副司长就农业政策与农村职业教育作了重要讲话。杨司长指出,近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面向三农办学,为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村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杨司长对与会的省、市农业厅科教处的领导和各院校的领导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行业指导,加大支持力度;二是继续坚持面向三农的方向,坚持下沉办学;三是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围着三农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围着需要转。
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王振如作了学会工作报告。王振如主任简要回顾了学会工作取得的六项成果:完成了“十一五”农业职业教育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开展了第三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完成“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评审工作;与农业出版社联合举办教材建设研讨会,研究制定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开发目录;组织了“农村职教改革与职业教育吸引力”论坛。王振如主任还就学会明年重点要开展的“加强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调查跟踪农业职业院校的现状、筹备农业部主办的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和开展第七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论文的评选”等工作做了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凤田所作了“农村发展与职业教育”学术报告。郑凤田教授的学术报告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提出的关于“农村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五个观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教育部评估工作研究组秘书长、教授何锡涛所作了关于新一轮职业院校评诂工作的辅导报告。何锡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实际数据的例证,图文并茂的呈现,帮助与会代表进一步领会新一轮职业院校评诂工作的重要性,领会评诂平台的指标功能及操作,对各职业院校做好新一轮评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闭幕式上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王承立又就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谈了重要的意见。王处长从想干事、内外部具备了干成事的条件和怎么干好事三个方面阐述了设想和要求,对今后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会议成果及效率为历年之最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领导的讲话,汲取了专家学术报告的精华,倾听了各职业院校的经验交流,提高了对农业政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了搞好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信心。代表们高度肯定了两会的工作,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绩,并就学会今后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本次年会对根据《关于开展全国农业职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评选产生的8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进行了表彰,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张云副校长荣膺该称号。会上,科教司协同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共同向获得荣誉的教学名师颁发了证书。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励着广大教师潜心钻研、精心教学,激励着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次年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化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题交流得到了各省市农业厅科教处和各职业院校的大力支持,大会收到了许多交流材料。年会上,有六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本次年会交流单位类型多样,暨有职业院校,也有行政部门;交流单位分布广泛,既有南海的,也有北疆的。这些单位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盛的经验,同与会代表一起分享取得的成功与喜悦。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企业、贴近职业,努力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他们通过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以服务求发展、以“双赢”创联合实现了校企携手,互利双赢,共谋事业发展。他们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中来,实现了贴近职业,突出实践,强化能力训练。
在伴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办学中,黑龙江省农委进一步调整各院校办学方向,把农职院校真正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其具有发展的活力,同时注重院校内涵建设,使其具有办学的生命力,再则出台推进院校办学的政策,使其具有发展的支撑力,使农业职业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黑龙江农业职业教育实现了持续的发展。
海南农业学校“创新农村职教发展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卓有成效。他们的做法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扩大涉农专业招生规模;创新农村职教发展模式,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双带头人”;集团化运作,吸纳市县职教中心,共同培养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集团化推进,搭建就业平台,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经验极具特色。八要素互动产生了校农结合、政校结合、院所合作和与金融机构合作等多种创新合作模式,使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路走得扎扎实实。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立足行业、工学结合、办出学校特色”经验令人耳目一新。该校立足行业,始终以水产畜牧业为背景,坚持以农牧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79.1 % 。根据不同专业、行业背景和需求,他们采取不同的工学结合模式,如“1+1+1” “1.5+1.5”、“2+1”等多种形式。
辽宁职业学院工学结合实践硕果累累。高尔夫学院与俱乐部深度融合,“入口与出口”对接,达到“四化”、“五共同”,即学生员工化,管理者教师化,俱乐部课堂化,学院企业一体化;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验收标准。园艺技术专业构建了“阶段培养,模块教学,循环实训,阶梯上升”教学模式。
本次研讨会及年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大会能如此成功要归功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领导的亲切关怀,归功于各省市农业厅领导的深度关心,归功于各职业院校的热情参与,归功于两会秘书处的精心准备,归功于东道主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