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晚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演出的现场,华丽的舞台、精彩的节目、身着华服的演员无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因素。除此之外,观众席上由三个系师生组成的方阵队伍是汇集了现场最多人数的团体。正对舞台的B区是一片淡蓝色的海洋,这里正是工程系的“阵地”,别看它表面平凡,发生在里面的小故事朴素却温馨。
场景一:环境卫生靠大家
由于演出现场是外借的场地,同学们不由自主多了几分谨慎。多数同学随身携带了塑料袋装垃圾,演出结束再扔到垃圾桶;一些平日里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同学也受到了感染,不好意思破坏环境,小心翼翼地把食品包装袋捏在手里;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相互提醒着把垃圾带出去,看到遗漏的碎屑也纷纷捡起。大家都说集体荣誉要靠自己维护,不能给集体形象抹黑。
场景二:岗位平凡意义大
文纪部是学生会最忙碌的岗位之一。艺术节的现场,当大家沉浸在喜悦当中观看精彩节目时,工程系文纪部的值勤同学仍然坚守在楼梯走道上发挥着职责,有同学兴奋地站立起来时就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有同学大声呼喊时就督促他们保持好秩序。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举动,带给工程系师生的却是不平凡的感受,文纪部同学用默默的奉献诠释了岗位职责,他们应当得到赞美。
场景三:文明用餐显素养
八九百人同时用餐是不是规模很庞大?演出当晚工程系的晚饭就是这样的阵势。为了保持良好秩序,老师和学生干部配合指挥、分头掌控,安排同学们分批次轮流就餐;同学们也非常理解这一过程耗时耗力,所以都尽可能安静迅速地吃饭,再依次归还餐盒,不弄脏地板。尽管规模很庞大,但工程系同学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就餐并回到了观众席,不得不说是由集体荣誉感激发而来的文明意识促进了这一结果的产生。
场景四:气势恢宏赞《国家》
工程系的同学们把《国家》唱了无数次,可从没有哪一次像18号晚上那样唱得气势恢宏、铿锵有力又满含深情。一直指导工程系演唱的陈凤老师说,同学们站得笔挺,唱得好,堪称排练至今最出色的一次;老师们说,听着气场十足,同学们算是不负重望;同学们说,这是自己的主场,要给观众席上的父母一个惊喜,必须给力。原来一次集体演出也是一次锻炼,一次成长。
场景五:有序退场互谦让
晚会结束,按照预定方案,嘉宾和家长首先离场。接下来的方阵撤退井然有序,以班级为单位按次序退场不仅保证了同学们的安全,同时也加快了离场的速度。没有人抱怨顺序的先后,更加没有人在队伍里冲撞,B区工程系看台上近千位观众同学短短几分钟就散场完毕。这份高效和谐缘于同学们的自觉谦让。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反应我校德育教育和文化底蕴的大舞台,同学们此刻的表现不也正验证了德育教育和文化内涵熏陶下道德素养的提升吗?我们文明、有礼、自信、自律,不仅口号喊得响亮,更把这些品质渗透到了细节中、行动上。
(工程系信息部 秦伟成、顾纯佳、陈诗豪、施迪文、蔡范强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