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汉语应用能力”赛项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市48所中高职院校的192名选手齐聚一堂,围绕“职场汉语应用”主题展开激烈角逐。本次大赛以“技能为基、语言为翼”为宗旨,全面考察选手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职教学子搭建了展现汉语应用能力的专业舞台。

上午场:读写与听说模块的智慧交锋
清晨7:30,各校领队和参赛选手陆续报到。7:40,选手签到并抽取参赛号,随后进入竞赛现场。
9:10,第一场读写模块比赛正式开始。选手需在100分钟内完成三篇不同文体的写作任务,内容涵盖职场场景下的应用文写作、观点论述等。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审题能力、文体判断和内容组织能力,还对时间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参赛选手顾顺琳表示:“我仔细阅读题目,力求不遗漏任何细节,同时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篇作文的质量。”
读写模块结束后,选手们仅休息5分钟便转战机房,投入第二场听说模块的比拼。听说模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规复述题,第二部分要求选手根据拼接音频提炼重点并阐述理解。音频中混杂了背景音乐和干扰内容,对选手的专注力和速记能力构成极大挑战。顾顺琳回忆道:“我努力捕捉音频中的关键信息并快速记录,尽管时间紧张,但最终顺利完成作答。”

下午场:综合模块的默契协作
经过短暂的午休,选手们进入下午的综合能力模块比赛。本轮主题聚焦当下热点“人形机器人”,选手需观看两段关于“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的新闻视频,提炼要点并合作完成答题。顾顺琳与搭档分工明确,迅速总结关键词句,互相补充观点,并为可能的现场提问提前准备。
比赛过程中,突发情况频出:倒计时以进度条形式显示在侧面,第三题未预留准备时间,评委提问后需立即作答。面对挑战,顾顺琳和搭档凭借赛前的充分演练和默契配合,沉着应对。“我们按计划分工回答,互相补充,最终圆满完成了比赛。”顾顺琳说道。
尾声:收获与展望
当夕阳为黄浦江镀上金晖,这场汉语盛宴也落下帷幕。参赛选手们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汉语应用能力,更在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上得到锤炼。顾顺琳表示:“无论结果如何,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汉语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此次“星光计划”汉语应用能力比赛,不仅为职教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推动职业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树立了标杆。未来,更多学子将以语言为帆,在职业发展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