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阳光明媚,是我们劳动教育的第四天。几天的劳动教育,大家已经有一些疲惫了,但仍然对今天的农耕运动会充满期待!
“加油!稳住!”“左边左边,步子再大一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我们学校的农耕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与传统运动会不同,这次的项目全都“土”味十足——推独轮车、踩“龙舟”、担水接力,让我们在欢笑与汗水中真正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独轮车赛场上,我紧紧攥住车把,手心全是汗。车斗里的“粮食”(其实是沙包)随着我的跑动左摇右晃,稍不留神就会翻车。“慢点!重心压低!”听着队友的提醒,我忽然明白了农耕运粮的不易——原来保持平衡的每一秒,都是技术和耐心的较量。

最热闹的莫过于“旱地龙舟”了。八人一组,提着大龙,往返一圈,是最消耗体力的活动,老师们也参与其中。比赛中有的小组摔倒了,重新站起来;有组员体力耗尽,在队友的鼓励中,坚持完赛。看到同学们咬牙坚持,不放弃,不抛弃,我忽然懂得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担水接力赛时,同学们需挑着扁担,两端水桶装满水,快速跑到接力点。一路上,扁担的晃动、水的泼洒都增加了难度,但没有一人退缩。大家咬紧牙关,你追我赶,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斗志,这大概就是老师说的"农耕精神"吧。

此次农耕运动会,是我们学校学农实践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有机会走出书本,亲近土地,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感受到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