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对于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造就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在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在办学理念、学院精神中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精神;在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时,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如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的理念,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开展企业文化调查和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邀请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我们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创立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元学分制”,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实行“劳动值周制”,承担校园一周的清扫、卫生保洁工作,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公共卫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尝试“准企业管理”,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按规定路线行走,不准超越警戒线,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和企业的严格管理。
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我们在物质层次上采取突出“职”的特点:实验楼、实训楼等教学环境设计为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具有多媒体教学、演练实训、实验、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的专业教室;在学校主体建筑物上镶嵌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魂、校风、校训;在校门口、校园内建起壁画和雕塑、设置鼓励学生创新言行的名言牌、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企业家的经典言论,以优秀企业家的名字命名楼、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营造出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重点
高职教育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我们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努力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我们与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深圳市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 创立“学校+公司”的职教办学模式,实现“开发一套标准(职业教育标准),构建两个集群(企业集群和职校集群),提升三种品质(人才培养品质、学生就业品质和职业教育品质)”;提出了“4C+6R”人才培养模式,即言行一致型、学以致用型、同心协力型和独具匠心型的“4C”人才特质模型和适才适教、特质培养、技能培训、实训、专才、适才适用的“6R”人才培养体系。
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
我们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如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开展野外拓展训练,播放一些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影视片,在演讲比赛、辩论赛或文艺演出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活动中,使学生的设计活动与企业和市场更为贴近,有的设计作品已经投入生产,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相关地址:http://www.wenming.cn/gzyd/2008-09/18/content_14430754.htm)